
一、基本情况
女,汉族,开云手机客户端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料库翻译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世界汉语修辞学会理事。200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开云(中国)官方英语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开云(中国)官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17至2018年,于香港理工大学进行高级访学。2006年至今一直任教于开云手机客户端。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各级各类课题1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曾入选学院2015年“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荣获院级“优秀班主任”、“就业先进个人”、校级“陈嘉庚奖教金”、“优秀党务工作者”、“诚毅奖教金”等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lxliu@jmu.edu.cn
二、主讲课程
本科生:《语料库翻译学》、《计算机辅助翻译》、《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教师书写》、《英语语音》、《文体与翻译》、《商务翻译》
研究生:《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计算机辅助翻译》
三、主要研究兴趣和方向
语料库翻译学、翻译教学、双语词典、英语教育
四、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15项,其中,国家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福建省教育厅3项、院校级6项、横向3项,经费40余万元。
[1] 2023年国家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翻译中国”与中国作家兼翻译家外译实践研究(1900-1948)(编号:23BYY118),课题负责人;
[2]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女作家翻译语言的价值形态与历时演变(编号:20YJC740033),课题负责人;
[3]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初至60年代闽籍女作家翻译语言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考察 (编号:14YJC740052),已结题;
[4] 2019年福建省教育厅项目:PBL翻译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编号:JAS19141),准备结题;
[5] 202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基于PBL的研究生科研精神培养:理念与路径(编号:C150839),在研;
[6] 2022年外研社横向课题:PBL翻译教学案例库建设与译者能力培养(编号:H2022189),在研;
[7] 2023年集美大学海丝沿线国家国别研究院蓝皮书项目:新加坡海洋生态环境困境与保护措施研究(编号:JMGB202317),在研;
[8] 2018年研究生教改项目:PBL在研究生翻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 (编号:YJG0820),已结题;
[9] 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小学生友好型英汉词典的价值构建研究——基于厦门市小学生词典使用的调查分 析(编号:JAS160275),已结题;
[10] 2015年外研社横向课题:海丝背景下的翻译理论创新与实践本地化研究(编号:H201553),已结题;
[11] 2014年校基金项目:双语词典词目词价值理论与差值翻译研究(编号:SD201403),已结题;
[12] 2014年外研社横向项目:计算机辅助翻译教育与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编号:H201453)
[13] 2013年校启动金: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编号:Q201307),已结题;
[14] 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项目: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及批评模式探索(编号:JA13185S),已结题;
[15] 2011院自选项目:双语词典价值理论探索,已结题。
五、主要科研成果
专著
[1] 20世纪中国女作家翻译语言的价值形态与历时演变.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23年7月出版;
[2] 20世纪初至60年代闽籍女作家翻译语言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考察.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8年6月出版.
博士学位论文:Towards a Value Theory for Headwords in Bilingual Lexicography and Its Application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Online Bilingual Dictionaries(双语词典词目词价值理论构建与应用——以网络双语词典为主要参照),厦门大学,2013.
研究论文
[1] Partial euiqvalences in bilingual dictionaries: classification, causes and compensations. Lingua, 2018, V.214: 11-27.[SSCI二区] [独撰]
[2] Lixiang Liu & Dechao Li (2019): A book review of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DOI: 10.1080/23306343.2019.1672850 [1]
[3] CAT环境下PBL翻译教学模式应用个案研究. 山东外语教学, 2021, 42(6).[北大核心] [独撰]
[4] PBL翻译教学整体法探索: 理念与路径. 翻译研究,2022(1).[1]
[5] 强力利器:PBL课堂翻译工具使用实证研究.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 69-76. [独撰]
[6] 中外传唱、译有所为:基于李清照词英译本的语料库考察. 外语与翻译,2021,28(3).[1]
[7] 翻译偏离现象研究——基于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两个汉译本的语料库分析. 外语与翻译,2018 (4).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9年第4期全文转载。[1]
[8] 历史语境下的翻译偏离及其接受——基于薛绍徽翻译《八十日环游记》的研究.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CSSCI] [独撰]
[9] 基于语料库的林徽因译作语言“杂烩”特征研究. 外国语文, 2016(4). [北大核心][独撰]
[10] 冰心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6). [CSSCI] [1]
[11] 索绪尔的语言价值观与双语词典词目词的价值体现. 辞书研究, 2012(3).[一级学会会刊,北大核心][1]
[12] PBL与翻译教学:案例分析与启示. 外语与翻译, 2019(4). [1]
[13] 冰心翻译和创作语言特征对比:以明喻结构为例. 译苑新谭, 2019(1).该文获得第八届天府翻译特别贡献奖。[1]
[14] 优质英语慕课的多模态教学特征及前景化手段.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6). [1]
[15] Contradictions and Compromise: A Study of Xue Shaohui’s Feminist Thoughts Reflected by Her Translational Discours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y (ICSSH 2018),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2018.[国际会议][独撰]
[16] 小学生英汉词典的科学知识呈现与科学教育功能探析——以动物类词条为例.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 [1]
[17] 美国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与指导策略——兼评《如何在语言中生存:研究生学习指导》. 红河学院学报, 2017(1). [1]
[18] 英语专业学习者CAT工具使用调查及其教学启示.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1). [独撰]
[19] 英汉互译理解过程的有声思维实验研究.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2). [1]
[20] 需要理论与译者行为之“信、达、雅”的再阐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2). [独撰]
[21] 翻译过程的有声思维实验及教学启示.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1). [独撰]
[22] 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词典使用个案分析及启示.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2). [独撰]
[23] 高校社科学报论文标题英译问题统计分析.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 [1]
[24] 论双语词典词目词“文化意象”的构建.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 [独撰]
[25]《新英汉词典》的三次飞跃与转向.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独撰]
[26] “目的论”框架下的儿歌翻译——以《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的儿歌为例.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0(2). [独撰]
[27] 英汉语言中动物喻人的感情意义对比.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2). [独撰]
[28] 会话幽默的双重交际过程及功能分析. 陇东学院学报, 2010(2). [独撰]
[29] 从社会行为学视域看译者的翻译行为及评价体系.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独撰]
[30] 翻译过程研究综述.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4). [独撰]
[31] 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议论文写作错误分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独撰]
[32] 翻译过程的实验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学位论文]
[33] 体育新闻语篇的隐喻及功能探析.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1]
获奖
2014 | 陈嘉庚奖教金 |
2014 | 指导学生获得2014“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福建赛区)三等奖 |
2015 | 学院“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
2015 | 学院“就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2016 | 学院“就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2016 | 集美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
2017 | 指导学生获得2017“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福建赛区)三等奖 |
2017 |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7年年会优秀论文奖 ——获奖论文《翻译偏离现象研究——基于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 |
2018 | 校级科研奖励,发表高水平论文 |
2019 | 集美大学诚毅奖教金 |
2019 | 第八届天府翻译学术特别贡献奖 ——获奖论文《冰心翻译和创作语言特征对比:以明喻结构为例》 |
2019 | 世界汉语修辞学会优秀论文奖 ——获奖论文“Rhetorical structures in translated language: a comparable-corpus persp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