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太平洋岛国代表团访问集美大学海丝沿线国家国别研究院,共商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合作项目。代表团来自四个国家的八位代表,汤加的FAANUNU/MELE TOLI女士、斐济的NALASI/APOROSA KAIRUMA先生、巴新的ONGA/JULIANNE MONU女士和MITIO/NAISMAN先生、所罗门群岛的KOROI/SARAH JACKLYN女士、HOUMA/JILL KORINA女士、MAETA/MOFFAT先生以及GALOKALE/SAMMY SAMUEL MAKOTI先生,开云(中国)官方院长助理甘婷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张海燕院长对远道而来的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国际合作在促进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张院长指出,通过共建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经济、文化、教育、人才、技术、产品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她特别提出,除了本次行程的渔业合作外,还应拓展师资交流、项目合作、留学生交流等多领域的合作,以充实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内容。

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许玉军详细介绍了集美大学海丝沿线国家国别研究院关于共建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进程中的逆全球化现象明显增多。在校领导支持下,集美大学整合全校资源于2022年10月成立海丝沿线国家国别研究院,促进对海丝沿线国家的了解、研究和友谊。他强调,这一构想通过传统经院哲学研究和智库建设的双轮驱动,为太平洋岛国和中国加强互动奠定前期基础。
各国代表随后接续发言,分享了各自国家在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期望与愿景。巴新代表 Naisman率先发言,提到巴新的多元文化,拥有八百余种不同语言,各部落风俗独具特色,如哈根山文化节,着重介绍了巴新特产香浓咖啡,如西格里咖啡国际闻名。斐济代表 Aporosa Nalasi表达了对本国基础设施发展的期望,特别提及岛国优美风光,海滩海水美,冲浪潜水等水上活动广受欢迎。汤加代表 Mele Toli则向大家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汤加传统服饰,是表示尊重的最高礼仪服饰,蕴含着其部落深厚的文化内涵。所罗门代表 Sammy Samuel Makoti重点介绍了该国经济倚靠渔业与农业,海洋专属经济区广阔,渔业资源丰富,金枪鱼产量可观,海洋对所罗门群岛的巨大经济价值。他们均表示与中国合作项目落实的殷切期待。
会议最后,与会教师和南太平洋代表团成员围绕官方语言、地方语言、服饰文化、高等教育、进出口贸易等多个领域展开了自由对谈。在友好热烈的氛围中,双方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和信心。
此次访问不仅加深了集美大学海丝沿线国家国别研究院与南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友谊,也为未来的深入合作开了一个好的彩头。集美大学海丝沿线国家国别研究院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国际合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贡献力量。(文:姚巧慧、蔡思盈/图:姚巧慧/审核:许玉军、张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