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
邓庆周,男,汉族。开云手机客户端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集美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所负责人,兼任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等。先后于1994年7月、2003年12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开云(中国)官方英语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文艺学专业,治中西诗歌比较研究,获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5月至今任教于开云手机客户端。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集体奖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成员)及厦门文学艺术奖优秀作品二等奖(文艺评论类)等政府奖;获“新标准杯”全国基础英语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及校级“优秀教师”“南顺奖教金”“年度优秀论文奖、专著奖”“论文转载奖”(江汉大学)等荣誉称号或奖励。
联系方式:dqboat@jmu.edu.cn
二、主讲课程
本科生:《英语文学导论》《英语海洋文学》《英语文体与修辞》等
研究生:《中外诗歌比较与翻译》(英语笔译专业)《中国语言文化》等
三、主要研究兴趣和方向
中英诗歌及文化比较、文学翻译、英美文学、二语习得(英语教育、教材分析、个性因素与二语成绩相关性等)、艺术鉴赏与评论
研究生招生专业:英语笔译、英语教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四、近年主持和参研的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子课题《现代汉诗学术史研究》(联合),起止时间:2020. 12-2025.12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国新历史小说的历史叙事研究”(排名第二), 起止时间:2021-2026
3.清末民初文艺学关键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二主持人),起止时间:2018.5-2020.5
4.早期新诗的话语场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二主持人),起止时间:2013.2-2015.7
5.限度与界线:语义与语用维度下的文本阐释约束理论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排名第二),起止时间:2010.11-2014.1
6.校本课程文化建设“中小学双语诗歌教育与诗疗研究”(福建省教育厅项目,主持人),起止时间:2023.12-2025.12
7.厦门历史文献的翻译研究(三)(厦门市社科联项目,合译),起止时间:2015.4-2015.11
8.《高中英语文学阅读动力机制研究》(厦门市教育科学重点项目,合作),起止时间:2015.4-2018.11
9.新常态语境下西方文论与英美经典作品重读重释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教育出版社横向课题,主持人),起止时间:2015.7-2017.12
10.外国诗歌影响与当代福建籍女诗人的崛起——以舒婷、安琪为主例(集美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主持人),起止时间:2012.6-2013.12
11.非裔美国诗人研究——以阿法(Afaa Michael Weaver)为主例(集美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主持人),起止时间:2011.9--2012.12
12.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诗在海外英语世界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教育出版社横向课题,主持人),起止时间:2018.7-2020.12
五、近年出版或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1.《拜伦<哀希腊>在近代中国的四种译本及其影响》,《江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
2.《中国近代第一批外交使臣译诗中的“新诗”因素:以张德彝为主例》,CSSCI扩展版期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3.《翻译他者与建构自我》,CSSCI期刊《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年度人大报刊资料索引》系列期刊《第五分册(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类)》收录。又收入《英国文学评论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自然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外国文学》2009年第1期。
5.《试论现代汉诗中的“底层经验”及其艺术呈现》,核心期刊《诗刊》理论栏目“百家诗论”,2006年11月刊。收入《闽派诗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17。
6.《以多元多维的写作探索逼近新诗史的真实》,《福建文艺论坛》,2011年10月。
7.《一个人的战争》(评论),核心期刊《诗刊》理论栏目,2012年2月刊。
8.《中国诗歌通史·现代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题成果、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合作专著(负责翻译诗歌史部分),王光明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6月。
9.译著《中国南方掠影》(合译),[英]约翰·麦嘉湖原著,鹭江出版社,2015年11月。
10.《“庞德的肋骨”》,CSSCI期刊《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6期。《中外诗歌研究》2021年第1期转载。北京交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学术公众号平台推送。
11.《产出导向写作教学对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影响研究》(通讯作者),《基础外语教育》,2020年第3期。
12.《诗歌Be the Best of Whatever You Are的语境顺应分析》(通讯作者),《海外英语》,2020年第1期。
13.《福建文人文化的女性脉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题成果之一),参撰合作专著,王宇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
14.《物我两忘寓趣 性灵互通共振——评“齐物”王元、王大朋双个展》,《厦门日报 文艺评论版》2024-2-25。
论著获奖:《中国诗歌通史·现代卷》(合著,负责翻译诗歌史部分,王光明主编),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2014.12)、教育部第七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12));论文获第七届厦门文学艺术奖优秀作品二等奖(文艺评论类,2023.9),论文获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7年会优秀论文奖(2017.11),论文获第十六届“新标准杯”全国基础英语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2021.1)等。
六、其他
主持或参加全国性会议:
2018.8.17-19厦门 “早期新诗与外国文学译介”全国学术研讨会 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集美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所 主持会议
2012.9.21-24杭州 “文学与机器”全国学术研讨会 主办:《外国文学》编辑部 杭州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分会场论文宣读:“论石黑一雄《别让我走》的叙事策略”
2013.11.22-24北京香山 中国现代诗歌语言与形式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办: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分会场论文宣读:“翻译对中国新诗的影响——以汉译《法国国歌》为例”
2014.10.24-26厦门 “海外华文女作家2014双年会暨华文文学论坛” 主办: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 厦门市作家协会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2015.12.4-6福州 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 主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青年委员会、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分会场论文宣读:“外国诗歌影响与当代福建籍女诗人的崛起”
2016.4.22-24厦门 “文学与风景”全国学术研讨会 主办:《外国文学》编辑部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分会场论文宣读:“相似的自然 相异的风景——浅议中西诗歌里的‘乡野风景’文化模式”
2023.9.18-20扬州新媒体语境跨学科视野——两岸及港澳第十一届中国当代诗学论坛 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扬州大学,分会场论文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