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集美大学成功举办“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翻译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2024-11-11   浏览次数:

福建·厦门|2024年11月8—10日

2024年11月8日至10日,由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业委员会、集美大学、《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主办,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翻译学学术研讨会在厦门顺利召开,来自全国76所高校的180多名代表参会。

(大会参会代表合影)

(大会主席台嘉宾)

开幕式·致辞

11月9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始,集美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庄惠龙对与会学者和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百年校史和人文底蕴,对此次知识翻译学研讨会的深入交流表示期待。开云手机客户端院长张海燕教授主持开幕式。

                    (庄惠龙部长)              (张海燕院长)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浙江大学吴笛教授,中外语言文学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委会会长、《当代外语研究》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吴笛教授强调,知识翻译学学术研讨会旨在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搭建平台,构建知识体系,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他还深入反思了AI时代的翻译与翻译研究。杨枫教授重新界定了知识的本质,认为知识是动态发展的,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知识翻译史。他呼吁与会者深入探讨知识的地方性与翻译的世界性。

                 (吴笛教授)           (杨枫教授)

专家主旨发言

9日上午,6位专家围绕知识翻译学理论建构、翻译教育与人才培养、科技话语与文化传播、文学翻译与法律知识、知识翻译学相关概念的构建等主题进行主旨发言。

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武汉大学刘军平教授指出,知识翻译学有必要厘清认识方法的辩证性,以消解科学理性与艺术经验之间的张力,完成“知识重构”。开云手机客户端副院长刘立香教授主持并进行点评。

                    (刘军平教授发言)            (刘立香教授主持)

同济大学吴赟教授在题为“中国科技话语对外翻译:认识与思考”的发言中,探讨了中国科技话语对外翻译的现状、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为提升中国科技话语的国际传播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华中科技大学黄勤教授主持并进行点评。

                       (吴赟教授发言)               (黄勤教授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文教授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为何要以及应如何重塑翻译实践观,重识人机关系,重构翻译教育观,并重建相关行为原则。上海外国语大学耿强教授主持并进行点评。

                         (任文教授发言)                 (耿强教授主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军峰教授在题为“论文学翻译中的法律知识迁移”的发言中,从“法律与文学”运动及其中国化出发,以沙博理英译《水浒传》为例,探索文学翻译中的法律知识迁移。华中师范大学苏艳教授主持并进行点评。

                         (赵军峰教授发言)        (苏艳教授主持)

苏州大学孟祥春教授论述了“知识之翻译学”与“知识翻译之学”两大路径的关系,并指出知识翻译学相关概念的构建需着眼地方知识与世界知识的跨文化流通。大连外国语大学霍跃红教授主持并进行点评。

                      (孟祥春教授发言)                 (霍跃红教授主持)

西南大学杜世洪教授围绕“翻译的深描与综观”,阐明原文求真属于原生层次的求真,译文求真必须满足原文成真的条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开举教授主持并进行点评。

                                                (杜世洪教授发言)              (陈开举教授主持)

9日下午,于尚大楼108会议室举行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开云手机客户端院长张海燕教授主持,赵军峰教授、任文教授、覃江华教授出席。论坛聚焦MTI人才培养方案、翻译实习实践、人工智能与翻译教育改革等话题。各兄弟院校充分交流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经验,对MTI教育特色与优势凝练、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习就业等达成共识,现场气氛热烈。

论坛现场)

10日上午,5位专家围绕AI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机制、知识翻译活动与中国社会转型、翻译与隐性知识、翻译活动下的中西文明互鉴等主题进行主旨发言。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指出,AI时代下的人才培养要聚焦国内外视野,为全面助力文明交流培养国际化翻译人才。中山大学邵璐教授主持并进行点评。

                                                  (黄友义副会长发言)               (邵璐教授主持)

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指出,我国的学科体系在不同程度上建基于西方学科体系,梳理翻译与我国近现代学科生成与发展的密切关系,为当下翻译研究迫切之急务。上海财经大学郭鸿杰教授主持并进行点评。

                       (傅敬民教授发言          郭鸿杰教授主持

华中师范大学覃江华教授以“恽代英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翻译——以《恽代英日志》为中心”为题,阐述恽代英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翻译活动的两个阶段,点明其思想转变既有个人因素,也是社会文化转型的结果。苏州科技大学张生祥教授主持并进行点评。

                    (覃江华教授发言)             (张生祥教授主持)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陈大亮基于知识翻译学的隐性知识理论,以《红楼梦》的隐性知识为案例,把分析框架应用于具体的文本分析与翻译质量评估,为翻译批评提供知识标准与参照。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金胜昔主持并进行点评。

                       (陈大亮教授发言)            (金胜昔教授主持)

    集美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王银泉从全球史视角探讨了海丝之路对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促进作用,分析了知识猎人如何通过知识获取、翻译与加工构建全球化知识交流与传播网络。四川外国语大学李金树教授主持并进行点评。

(王银泉教授发言)           (李金树教授主持)


分论坛

9日下午设置了9个平行小组论坛,议题涉及知识翻译学基本原理、概念翻译与知识再生产、翻译与现代学科体系建构、知识系统间的符号转换与价值共创、知识翻译与国际传播和文明互鉴等诸多细分领域,与会学者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闭幕式·总结

大会闭幕式由北京第二开云(中国)官方欧洲学院院长蒋璐教授主持。各小组论坛负责人汇报并总结小组发言情况。

(蒋璐教授)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委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致闭幕辞。他从身份、理论、方法等三个方面强调了知识翻译学研究的学术特征,充分肯定了大会主旨发言和分论坛小组发言的成果,强调知识翻译学提出的“真善美”方法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最终将推动知识话语建构和文明交流互鉴。至此,“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翻译学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杨枫教授致闭幕辞)

                    (文:杨芳 潘慧萍 章子怡/图:开云(中国)官方/审核:刘立香 覃江华 黄建宇)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3号庄汉水楼

电  话:0592-6181607、6183606(传真)  邮 编:361021  

邮  箱:jmdxwyxy@163.com     版权所有:开云手机客户端 © 2012-2025